前言Foreword
丹育豬以高產著名于世,但由于豬場建設、飼養(yǎng)管理等諸多方面的挑戰(zhàn),讓丹育豬在中國的生產性能未能達到預期,但丹育種豬在中國養(yǎng)豬業(yè)的受青睞程度仍越來越高。豬譯館特收集整理了一系列丹育相關資料,目前正在轉載由丹麥養(yǎng)豬研究中心制作的丹育《配種管理手冊》,敬請關注。
編者的話Editor's Note
配種是新一輪生產的開始,配種質量會直接影響受胎率、分娩率、產仔數(shù)、斷奶數(shù)等一系列關鍵的KPI 。因此配種舍的正確管理有助于提高和維持母豬高產、穩(wěn)產。本手冊詳細講解了不同生產模式下查情和配種的各種技巧,其中很多章節(jié)圖文并茂可以直接作為SOP 使用。
15a 轉入妊娠舍(電子母豬飼喂器)
15a.1-2
15a.1 轉群前
母豬的評估。走路不正常、有肩傷或其它問題的母豬要送入病豬欄或淘汰。
用耳牌閱讀器檢查耳牌。
檢查接收器接收的號碼與母豬的號碼是否相符。
根據配種記錄調整電腦里的周期清單。
評估母豬體況,并根據體況來調整飼喂曲線。
確保在控制系統(tǒng)中激活每頭母豬。
第二天要轉入妊娠舍的母豬當天吃料后,需關閉其在配種舍的飼料配料器。
15a.2 轉群當天
盡可能少的向群體中引入新的母豬(半穩(wěn)定或穩(wěn)定群體)。
要在一個比較安靜的時間段轉群,一般在午后。
轉群時,最好讓母豬通過飼喂站進入妊娠舍,并飼喂一半的日糧。
15a.3-4
15a.3 來自病豬舍的健康母豬
來自病豬舍的健康母豬需要和至少10頭其它母豬同時轉入。
在有墊料圈舍中的母豬。
母豬躺在漏縫地板上。
15a.4 不好的轉群方案會導致
1. 群體中有些母豬需要治療,但治療起來很困難,也很難治愈。
2. 母豬幾天吃不到飼料。
3. 母豬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只能吃到勉強維持生命的飼料。
4. 因等級競爭而引起太多母豬的肢蹄受傷。
5. 新轉入的母豬在被群體接受前,只能躺在冷的漏縫地板上。
6. 如果將來自同一個群體的母豬,轉入不同的圈舍,會增加工作量。
15a.5
15a.5 補充說明: 轉群方案
在穩(wěn)定群體中,只將那些行動正常的母豬轉移至妊娠舍,可以最有效地利用妊娠舍。及時對母豬采取治療措施可延長母豬的使用年限。判斷豬肢蹄病的標準參見手冊。有2級肩傷的母豬要轉入病豬舍;有3或4級肩傷的母豬要淘汰;有1級肩傷的母豬要列在觀察名單上。
如因圈舍緊張,只能將問題母豬轉入妊娠舍,則至少要在觀察名單上記錄這些豬的情況。
轉群時,檢查耳牌,以避免在大群體中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帶有缺陷的耳牌。
轉群時,要全面評估每頭母豬的體況。母豬分娩時好的體況決定了其好的生產性能。注意瘦的和年輕的母豬采食時間持續(xù)通常較長,因此不同的母豬要區(qū)別對待,這可通過飼喂曲線的選擇和采食時間的設定來實現(xiàn)。
如果母豬沒有被人工激活,母豬就不能按照選擇好的飼喂曲線飼喂。
通過關閉飼料配料器,母豬能夠很主動地通過飼喂站。
每一次轉入新的母豬都會產生等級競爭。注意后備母豬的群體適應性,年長的、強群中的經產母豬和弱群中占優(yōu)勢的后備母豬可以轉入同一個群體中。每次至少有10頭母豬一起轉入同一個圈舍中。
轉群需要在一個比較安靜的時間段進行,最早是在午飯后,這時大多數(shù)的群體都已采食完畢。這確保了圈舍內平靜和輕松的氛圍。
母豬需從飼喂站的通道轉入,這可確保所有母豬都熟悉該系統(tǒng)。
選擇1
可以選擇將母豬直接轉入群體。在這種情況下,需在轉入之前將母豬喂飽,并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最先飼喂這些豬。這通常用在飼喂站里豬較多的時候。
選擇2
Alternative 2
最溫和的轉群方式是上午在配種舍飼喂一半的日糧,中午轉群后再通過飼喂站飼喂另一半(技術允許的話)。這可減輕飼喂站的負荷,并使母豬轉群后在圈舍內保持安靜。
15b. 轉入妊娠舍(飼喂/ 休息欄的自由進出欄)
15b
15b.1轉群時間
飼養(yǎng)在每頭都有飼料配送器的圈舍中的母豬的轉群時間如下:
- 1. 配種前
- 2. 配種后
- 3. 配種 4 周后
15b.2轉群前
母豬的評估。走路不正常、有肩傷或其它問題的母豬要送入病豬欄或淘汰。
在群體中如果有可能的話,將母豬按體況進行分群。將弱的群體分成兩群,這樣可以滿足母豬的能量需求,也可對大小不同的母豬進行不同的飼喂。
圈舍內鋪滿墊料,并檢查所有的圈舍、飼料分配器和飲水器是否正常運轉。
15b.3轉群當天
在轉群前,將母豬喂飽。飽腹母豬間的爭斗比饑餓母豬間少。
圈舍內一次性裝滿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如果母豬在圈舍內配種,可將混養(yǎng)群中的瘦的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單獨鎖在能單獨供料的限位欄內。
目的是獲得穩(wěn)定的群體,如不將新的母豬轉入穩(wěn)定的群體。
來自弱群的多余母豬,可以飼養(yǎng)在備用的圈舍內。
15b
15b.4來自病豬舍的健康母豬
將它們和一起配種的群體飼養(yǎng)在一起,或者飼養(yǎng)在備用的圈舍內。
15b.5不好的轉群方案可導致
群體中有些母豬需要治療,但治療起來很困難,也很難治愈。
躺臥區(qū)墊料撒布不均勻會導致母豬不一定會躺在墊料上。
有飼喂/休息欄的自由進出欄
在躺臥區(qū)有墊料的圈舍內的母豬。
15b.6
15b.6補充說明: 轉群方案
每一次在群體中轉入新的母豬,都會有等級爭斗的發(fā)生。母豬會通過體型外貌或打斗來判斷誰是最強壯的,如果其它母豬不躲避,這會對母豬造成應激,所以需要盡可能少的混群。
6.1 轉群前
斷奶后母豬被轉入妊娠舍中飼養(yǎng)直至被轉入產房前。該方案對豬舍設計和布局有以下要求:
1) 給那些不發(fā)情、返情的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留15-20%的額外空間,而且針對不同群體大小的差異還需預留10%的空間。這些額外的空間可以建成一棟備用的圈舍。
2) 需要有足夠寬的飼喂/休息欄(65-70cm(內部尺寸))。
3) 在群養(yǎng)舍中,地面要防滑(排水地板要有墊料),根據法律要求,兩排自由進出欄之間至少相距3米。
4) 至少用兩種飼料來飼喂母豬,即空懷母豬的日糧比妊娠母豬的日糧能量高。
5) 為了使后備母豬能夠融入母豬群,可以考慮一開始就讓后備母豬進入群體。為了分出年輕的母豬,要將群體分轉入兩個圈舍,一個為后備母豬和青年經產母豬,另一個為較老經產母豬。
6.2配種之后
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剛剛發(fā)情,就可以把它們轉入妊娠舍。該方案對豬舍設計和布局有以下要求:
返情母豬將占用15 % 的額外空間,而且針對不同群體大小的差異還需預留10%的空間。這些額外的空間可建成一棟備用的圈舍。
群體大小差異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來處理:
a. 每一棟豬舍內都要有可調節(jié)的空間,這樣妊娠鑒定后就可以封閉多余的欄位。
b. 有從其它群體轉入的母豬,這會降低工作人員對豬群的整體概念。
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可以安排在同一豬舍內。
6.3 配種4個星期后
母豬在配種4個星期后,且經妊娠鑒定后轉入妊娠舍。該方案對豬舍設計和布局有以下要求:
1. 圈舍內欄位的數(shù)量和預計分娩母豬的數(shù)量相對應。即假定所有的返情母豬都在轉入妊娠舍前被查出來,所以不需要計算額外空間。
2. 經產母豬和后備母豬可以安排在同一豬舍內。
及時治療可延長母豬的使用年限。有1、2和3級肩傷的母豬應轉入病豬舍。有4級肩傷的母豬要淘汰。
轉入有較多墊料的圈舍的母豬會變得更加安靜,因為墊料會轉移它們對等級競爭的注意力。正常運轉的飼料分配器、飲水器和欄位的數(shù)量要與圈舍內母豬的數(shù)量相匹配,以確保所有的母豬都能采食,以此避免母豬間的爭斗。記得關上多余的欄位,以此避免母豬在采食時穿梭其間。
如果弱群中的母豬數(shù)量比圈舍中的欄位數(shù)量多,多余的母豬可轉入備用的圈舍。如果弱群中的母豬數(shù)量比圈舍中的欄位數(shù)量少,則需關上多余的欄位。
將病豬欄中恢復的豬和剛配種的群體飼養(yǎng)在一起,如果條件不允許,則將其飼養(yǎng)在閑置的圈舍內。
未完待續(xù)……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