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袁隆平先生為農民發(fā)聲,媒體上報道有兩種口徑,一個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袁老直截了當的說:應該至少給農民每斤糧食再增加五毛錢左右的漲幅,這樣基本達到了兩元錢。可以最低保證每個農民每年有五千元左右的收入,才能基本上保障農民一年的生活。
另一種是:“國家每年拿上億的錢來補貼石油企業(yè)更不合理。石油那么貴,都是高價、高利潤壟斷企業(yè),做石油的人都是有錢人,都是開小車的人,哪里還需要國家的補貼呢?國家補貼他們干什么?為什么不拿這個錢來補貼農民呢?農民辛辛苦苦種一畝地得了100元,也就是有錢人的兩包煙錢?!?
小編不知道哪個是原話,或者都是原話。袁隆平先生為農業(yè)付出了一輩子,為水稻研究新品種奉獻了一生,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糧食問題,也為人類生存發(fā)展提供了主食保障,無愧于“雜交水稻之父”的盛譽!他建議把石油補貼補給農民,把糧食收購價漲到2元。我舉雙手贊成,他說出了數十億農民的心聲,我們必須力挺!
最近幾年以來,國家對于糧食的收購價錢一直穩(wěn)定在1.5元左右。還有些地區(qū)是按土地面積補償,大約也就是一畝地一百零幾塊錢左右。對于每年農民的增收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針對于第二種言論,在此并不想過多的去評價應該減少其他行業(yè)補貼,然后把資金轉過來補貼農業(yè)。國家確實需要加大對農業(yè)的補貼力度,為什么?因為農民作為整個產業(yè)鏈條里面最弱的一環(huán),在市場貿易中的議價能力、定價權等方面是最沒有優(yōu)勢的。
而且在未來的十年左右的時間,可能還是達不到發(fā)達農業(yè)國家的水平。這就需要國家在補貼方面加大力度,針對性的進行補貼,讓種糧的農民真正無后顧之憂,不用去過多的擔心糧價的漲跌對收益的影響。
簡單粗略統(tǒng)計了一下,國家現(xiàn)在每年補貼給農民的金額大約為兩千億左右。按照袁老的說法,基本上再補貼兩千億左右,達到四千億才是比較合理的。
事實確實也是這樣,從全國來看,現(xiàn)在農村地區(qū)發(fā)展也極度不均衡。比較好的一些地區(qū),能夠發(fā)展一些經濟作物,還可以搞一些特色的旅游作為增值服務,賺更多的錢。而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qū),絕大多數農民還是以種糧為主。
但是國家對農民的補貼卻是差不多的,這就造成了有些地區(qū)不種糧、少種糧也能拿到補貼。有些地區(qū),每年都種糧食,卻掙不到什么錢。
因此,農民的根本出路,在希望的田野上。要解放農民的生產力,必須適時提高糧價,哪有幾十年不變的道理?農民種田致富有了保障,才是解決農村“三荒”的根本途徑。
國家還應出臺相應配套措施,嚴格管控農業(yè)生產資料增長過快,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這也是億萬農民的渴望。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