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UPI報道稱,研究人員表示,紅肉中過敏原的敏感性與心臟動脈斑塊的形成有關。
弗吉尼亞大學健康系統(tǒng)心血管研究中心醫(yī)學教授、研究負責人Coleen McNamara博士說:“來自弗吉尼亞的一小群受試者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對紅肉的過敏可能是心臟病中一個認知不足的因素。
盡管人們很早之前即已知道紅肉中的高飽和脂肪水平會導致心臟病,但新的發(fā)現(xiàn)表明,人群中的一個亞群可能由于食物過敏原而面臨更高的風險。
這項研究得到了國家健康研究所所屬的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支持,發(fā)表在美國心臟協(xié)會同行評議的期刊《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上。
研究人員稱,在某些地區(qū),對紅肉過敏的人數可能占總人口的1 %。在沒有全面癥狀的情況下產生紅肉過敏原血液抗體的人數要高得多,在一些地區(qū)高達20 %的人口。直至最近幾年,科學家才發(fā)現(xiàn)紅肉中的主要過敏原為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或稱α-半乳糖,是一種復合糖。他們還發(fā)現(xiàn),孤星扁虱叮咬人時會使人對這種過敏原敏感。這就是為什么在紅肉過敏傾向更常見的地方,這些蜱蟲更普遍,如美國東南部,但也延伸至其他地區(qū),包括長島和紐約。
研究人員首次表明,紅肉過敏的特定血液標記物與動脈斑塊或動脈內壁脂肪沉積的水平較高有關。他們鑒定的血液標記物是一種對α-半乳糖變應原特異的抗體。
為了鑒定這種血液標記物,研究人員分析了118名成年人的血液樣本,并在其中26 %的樣本中檢測到了表明對紅肉敏感的alpha - Gal抗體。研究人員通過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alpha - Gal致敏患者的斑塊數量比非致敏患者高出30 %。這些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硬化)的標志,在結構上也趨于不穩(wěn)定,這意味著它們引起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性增加。
研究人員表示,關于紅肉過敏原與冠狀動脈疾病之間聯(lián)系的研究還處于初步階段,因此他們將進行更詳細的動物和人類研究進一步證實他們的初步發(fā)現(xiàn)。目前,對紅肉過敏的唯一治療方法是嚴格避免食用紅肉。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