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中國和美國打貿易戰(zhàn),在這期間,全中國人得到了一個信息,那就是中國作為一個農業(yè)大國卻每年向美國進口大量的糧食作物。
這個“常識性”的問題超出了很多中國人的想象,也非常納悶,包括小編也是這樣的。按說,中國有幾億農民,那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美國的大豆,小麥呢?
今天就說說這件事。
中美貿易戰(zhàn)中有一個細節(jié)值得關注,貿易戰(zhàn)打到第二輪,為了回應特朗普500億關稅清單,中國也懟了回去,公布了我們的500億清單,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糧食作物

清單中農作物有關的部分
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大豆總價值139.59億美元,這個占比很大,僅次于波音飛機,居美國對華出口商品第二位,關注度很高。
但注意了,這個清單上還有玉米、小麥、高粱、棉花等農產品,原來咱們不只是進口美國堅果、干果,這些常見的農作物也有從美國進口~
之前有網友調侃道,說這是“農業(yè)國對工業(yè)國的制裁”,美國這個發(fā)達國家,居然是農業(yè)大國?
真別說,美國農業(yè),包括大豆,小麥,玉米等幾種主要農作物產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美國的糧食出口量也是世界第一。世界四大糧商巨頭美國占了三家:即美國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吉,江湖人稱“ABC”,操縱世界糧價(還有一個D指的是法國路易達孚)。
美國人基辛格曾經說過: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所以美國才這么重視石油和農業(yè),那么中美農業(yè)的差距在哪里?
一:首先來看糧食產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017年中國全年糧食產量61791萬噸,我們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但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這么多張嘴需要養(yǎng)活,中國生產的糧食并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們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
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一大糧食進口國!每年需要從美國、巴西、東南亞國家等產糧大戶那里“買買買”才能填飽肚子。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國糧食缺口是在不斷擴大的。2003年中國糧食進出口基本平衡,處于賬面上的“自給自足”狀態(tài),2003年以后開始中國的“糧食逆差”越來越大。
2009年,中國生產糧食4.84億噸,糧食產量一直是穩(wěn)步增加,但人均消費糧食更多了,大家日子越過越好,消費更多的肉、蛋、奶,這些動物制品也需要消耗大量的飼料,所以2009年中國消費糧食4.97億噸,需要進口才能滿足需求。

飼養(yǎng)動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2017年糧食進出口數據:2017年全年中國糧食進口13062萬噸(占咱們糧食產量的21%),進口量世界第一! 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中國從美國這個“真·農業(yè)大國”進口大量糧食是市場做出的選擇。
二:小農經濟與機械化大農場
有人說中國占世界7%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22%的人口,已經是一個奇跡了,為何還要跟美國比?
先說說最基本的東西——糧食種植面積,2017年中國糧食種植面積11222萬公頃,比上年減少81萬公頃。(這個很可怕,消失的土地哪去了?)

大部分耕地還是在種植小麥、水稻、玉米,種植大豆等油料作物面積占比不高

中國地形圖
中西部山區(qū)可耕地面積較少,而東北和華北平原是產量大戶,也有條件推廣大規(guī)模機械化耕種方式。
那么美國自然條件如何呢?

美國所處的位置非常好,多平原,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而且美國大部分地區(qū)屬于北溫帶,旱地多,降水中等,很適合種植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
算上人均的話就更沒法比了,2013年美國的耕地面積1.77億公頃,人均耕地面積達到0.562公頃,是中國人均耕地面積(0.087公頃)的6.5倍!
但是我們也有自身優(yōu)勢,比如高附加值的有機農業(yè),傳統的高投入高產出,中國東北等產糧大戶地帶可以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有機農業(yè)品牌,公司化運營,這也算是一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國家統計局)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